硬摇滚/重金属音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年代中期,一般认为,The Kinks的1964年单曲“You Really Get Me”(你真的得到了我)和“All Day And All Of The Night”(整日整夜)是硬摇滚音乐的源头。到了1966年,Cream奶油乐队开始对传统的蓝调摇滚进行改良,加入了硬式节奏,用巨大的音响墙营造了大音量的喧闹效果,使摇滚乐脱离俱乐部的小型舞台表演模式,在大型演出场地造成一种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音乐氛围。另外,在1965至1968年间,包括Eric Clapton、Pete Townshead、Jeff Beck、Jimmy Page、Jimi Hendrix等吉他手在吉他演奏技术上的突破和吉他效果器上的创新也对硬摇滚/重金属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硬摇滚/重金属音乐在1967至1968年间正式成型,首批乐队包括英国的Deep Purple、Led Zeppelin、Black Sabbath,美国的Blue Cheer、Lron Butterful等率先走红。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名的Judas Priest、Iron Maiden、Saxon、Def Leppard等英国重金属乐队,在吸收了新浪潮音乐的某些元素后于80年代初开创了The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不列颠新浪潮重金属)潮流,随即风靡全球。在1983年5月的美国第二届重金属音乐节上,包括Judas Priest、Van Halen、Scorpions等来自欧洲的重金属乐队使整个美国第二届重燃熊熊重金属之火,Def Leppard 1983年的《Pyromania》(纵火狂)和1987年的《Hyseria》(歇斯底里)专辑是当年唯一能与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颤栗者)和《Bad》较劲的摇滚唱片。
这一时期,所有其它的音乐都显得无足轻重,唱片公司竞相和重金属乐队签约,美国音乐电视台(MTV)专门开设了重金属音乐专栏“747”,各种传手播媒体上充斥着重金属乐手们长发飘飞,缀满各种金属饰物的形象,包括Whitesnaker的“Is This Love”(这是爱吗?)、“Here I Go Again”(此刻我又走了),Bon Jovi的“I'll Be There For You”(我将为你去那儿),Poison的“Every rose Has Its Thorn”(玫瑰皆有刺),Skid Row的“I Remember You”(我记得你),White Lion的“When The Children Cry”(当孩子哭泣时),Scorpions的“Still Loving You”(还是爱你),Heart的“All I Wanna Do Is Make Love To You”等一批所谓的“强力情歌”(Power Ballads)在排行榜上无往而不胜,Def Leppard的《Hysteria》专辑900多万张、Bon Jovi《Slippery When Wet》(湿滑)专辑1300多万张的惊人销量,凡此种种绘就了80年代后期的重金属神话。
有趣的是,他们试图摧毁一切,但身后留下的却不是穿白。提起80年代中后期的重金属音乐,我们会记得Def Leppard的《纵火狂》和《歇斯底里》、记起的《湿滑》和《新泽西》Poison的“Every Rose Has Its Thorn”、Skid Row的“I Remember You”;我们也会对Metallica和来自旧金山湾区的Megadeth、Slayer、Testament等激流金属乐队在音乐表现技术上的创造性开拓赞叹不已。在重金属音乐的两大主流之外,Queencryche、Yugwie、Malmsteen试图以70年代激进摇滚的音乐语汇来丰富和发展重金属音乐。Living Colour则将黑人音乐与重金属音乐共冶一炉,Faith No More的Fuck化,Red Hot Chili Peppers的大胆杂糅,都为重金属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