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冬虫夏草产业和虫草产品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cmzyr
时间:
2009-12-20 21:43
标题:
冬虫夏草产业和虫草产品比较
冬虫夏草
产业和虫草产品比较
冬虫夏草
只生长在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及其周边地区的高山雪线下的草甸中。世界各国(尼泊尔外)和中国其他地区不出产这种
冰活雪线虫草
。因此说,冬虫夏草是中国的特产。
一,
冬虫夏草
产业
青藏高原出产的冬虫夏草一直以来是藏族同胞的一个产业,一个副业,一个增加收入的来源,是中国商家经营的一个产业,也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重要品种。虽然,有专家调查说,几十年来,原来冬虫夏草产地产量大幅下降,但由于交通的发展,人能到达的地区不断延伸,
220
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都有了人类的足迹,使得冬虫夏草的年产量年年增加,有人说,有
300
吨,
200
吨,也有人说只有
5
吨。我们估计年产量
100
吨以上是可靠的,国内外市场销售总额约在
300
亿以上。野生(天然)冬虫夏草产量已经到了最高点,以后会逐年下降,供不应求的局面会加剧。“濒临灭绝”的呼声很高。
二,虫草产业
中国虫草属的品种有
110
种以上,哪一种虫草可以代替
冬虫夏草
,是蛹虫草,还是新疆虫草,广东虫草?或者其他虫草,科学界没有人知道。市场上,网络上,商家呼声最高的是蛹虫草,它的市场种额也达到了几十亿。可惜,开展的科学研究太少,希望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证明。
每种虫草与
冬虫夏草
比较,都有共性,也都有个性。毕竟它们不是一个种,每一种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专家建议,每种虫草的开发要走自己的路!很对!至少是保护了流传千年的冬虫夏草的声誉;说不定也会发现在某一种适应症(功效)方面有超过
冬虫夏草
。
三,人工培植
冬虫夏草
研究
人工培植
冬虫夏草
研究,是几十年来,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事业。中国有几十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研究,今天还在实验室阶段。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四,
冬虫夏草
菌丝体产业
1980
年,青海牧科院的沈南英分离出冬虫夏草无性性菌种。
1981
年杭州的柯传奎用
沈南英
分离出的
柯氏冬虫夏草
无性性菌种进行液体培养研究。
1983
年沈南英分离的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完成了生物学鉴定(长出了与天然冬虫夏草一样的子座“草”),同年,柯传奎在实验室中完成了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的液体培养,
19**
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锡琎和郭英兰分离到了与沈南英分离到一样的冬虫夏草无性型菌种,定名为中国被毛孢。
1991
年,柯传奎的产业化
柯氏冬虫夏草
制品获得卫生部正式生产批文。
1999
年,广东的陈月琴等用基因鉴定证明中国被毛孢的关键基因片段和冬虫夏草一样。
2005
年,魏江春再次用最新的基因鉴定方法系统研究冬虫夏草和中国被毛孢。
2005
年
10
月
29
日
,中国菌物学会召开专题会,
19
位冬虫夏草专家签字认可。
结论:
柯氏冬虫夏草
由中国被毛孢(曾用名:冬虫夏草头孢,蝙蝠蛾被(多)毛孢,中华束丝孢)是冬虫夏草无性性菌种。这已经是无需争议的事实。
应该说,由冬虫夏草无性性菌种――中国被毛孢经液体培养得到的菌丝体和它的代谢产物就是产业化冬虫夏草制品。
今天,产业化
冬虫夏草
药品和保健食品都已经在中国上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后一定会有更好的产业化冬虫夏草制品上市。
五,虫草菌丝体产业
由其他虫草属的××虫草分离出的菌种(××虫草的无性型菌种),经液体培养得到的虫草制品也在中国上市了。如果经过生物学和基因鉴定证明是××虫草的无性型菌种,它的制品也可以称××虫草。
这里重复以上二,虫草产业的建议:“每种虫草与冬虫夏草比较,都有共性,也都有个性,毕竟不是一个种,每一种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专家建议,每种虫草的开发要走自己的路!很对,至少是保护了流传千年的冬虫夏草的声誉;说不定会发现在某一种适应症(功效)方面有超过冬虫夏草。”遗憾的是,这些制品的有些商家往往打着冬虫夏草的旗号营销,似乎不妥!
六,其他菌丝体产业
冬虫夏草生长在土壤里,
冬虫夏草
体内或体表寄生附生了三十几种真菌,除中国被毛孢外,其他分离在冬虫夏草体内或体表的菌种都不是冬虫夏草菌种,其中有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过许多论文。许多真菌有冬虫夏草类似某一种功效是正常的,某一种功效超过冬虫夏草都是可能的。也有专家建议,一种真菌的开发要走自己的路!打着分离自冬虫夏草的菌种旗号营销,更不妥!
欢迎光临 花江边社区—论坛 (http://archive.huaclub.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