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关于发展广西经济的思想主张
[align=center][color=dimgray][/color] [/align] 孙中山关于发展广西经济的思想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实业计划》对广西交通建设的规划,以及1921年出巡广西时的有关演讲中。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对全国铁路、港口、内河航道建设的总体设计中有不少关于广西的内容。而1921年孙中山在出巡广西期间的一些讲演,对广西的公路建设、资源开发、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外资等问题,也提出过不少精辟的见解。我们现在重温孙中山的这些思想主张,觉得非常亲切,非常中肯,非常富于针对性,从而使我们对孙中山的远见卓识,对他为广西经济建设倾注的心血由衷地产生景仰和敬佩之情。一、《实业计划》对广西交通建设的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孙中山用了数年时间,花了许多心血,编撰了《实业计划》一书。这部书稿最初用英文写成,其中的部分内容曾于1918年发表。1920年出版了全书的英文本,1921年10月孙中山出巡广西之前数天,他为《实业计划》的中文本作序,随后出版了该书的中文本。后来,《实业计划》汇编入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这一巨著中,作为第二部分,副题为《物质建设》。
《实业计划》是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的具体展示。“发展经济,交通先行”是孙中山一贯的思想主张,因此,交通建设在《实业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孙中山对全国的铁路建设、港口建设、内河航运等作出了总体规划,其涉及广西的内容主要有:
1.铁路建设。孙中山在他制定的建设“西南铁路系统”的规划方案中,提出以广州为起点,建设七条铁路;把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的广大地区联结起来。这七条铁路中,有五条将跨越广西:
(1)“广州成都线,经桂林、泸州”。具体走向是:自广州经广东四会、怀集进入广西,经广西贺县、平乐、桂林、永福等县,入贵州省境,再入四川,抵成都。
(2)“广州成都线,经梧州、叙府”。具体走向是:自广州经广东肇庆、德庆,入广西,经梧州、藤县(大湟)、象州、柳州、宜州、河池,进入贵州省境,再入四川,抵成都。
(3)“广州云南大理腾越线”。具体走向是:自广州经广东肇庆、德庆进入广西,经梧州、藤县、武宣、来宾、东兰进入贵州省境,再入云南,抵大理。
(4)“广州思茅线”。具体走向是:自广州经佛山、高明、罗定入广西,经容县、贵港、南宁、百色入云南,抵思茅(自广西南宁起,又分出经崇左、龙州至凭祥的支线)。
(5)“广州钦州线,至安南界东兴止”。具体走向是:自广州经佛山、开平、思平、阳春、高州、化州入广西境,经廉州、钦州至东兴。
此外,孙中山关于建设“东南铁路系统”方案中,有“福州桂林线”。自福建省福州起,经江西、湖南“至广西边界,过界直至桂林”。
以上六条铁路,规划经过广西县一级以上建置的城市,达四十多个,占了广西大部分县以上城市,使拟建的铁路线遍布广西的各个方位,从而形成规划中四通八达的广西铁路交通网。
2.内河航道整治。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对珠江上游西江及其干支流航道的整治问题,有非常具体的设计。他在对这方面的基本情况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良西江”的设想,并将西江整治工程分为四项:
第一项为“自(广东)三水至梧州”河段。孙中山提出,“其中流岩石须行爆去,其沙质之岸及泛滥之部分应以水底堤范之,使水深一律”。
第二项为“自梧州至柳江口”河段。孙中山提出,“为使吃水十英尺以上之船可以航行,必须筑堰,且设水闸于此一部分。而使所设之堰;又同时可借以发生水电也”。
第三项为“桂江由梧州起溯流至桂林以上”河段。孙中山认为,“桂江较小较浅,而沿江水流又较速,故其改良,比之其他水路更觉困难。然而,此实南方水路规划中,极有利益之案”。孙中山提出,“此项改良,应自梧州分歧点起,以迄桂林,由此再溯流至兴安运河,顺流至湘江,因之以达长江。于此当建多次堰及水闸,使船得升至分水界之运河,他方又须建多数之堰闸,以便其降下”。
第四项为“由浔州至南宁”河段。孙中山指出:“自南宁起,由右江用小船可通至云南东界,由左江可通至越东京之北界。如使改良水道,以迄南宁,则南宁将为我国西南隅——云南全省、贵州大半省、广西半省矿产丰富之全地区之最近深水商埠矣。”孙中山还指出:“改良迄南宁之水道,沿河稍须设堰及水闸,使吃水十英尺之船可以通航,并资以生电力。”
3.海港建设。按照孙中山关于港口建设的规划,我国沿海地区将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4个二等港,9个三等港。4个二等港中有广西的钦州港。
孙中山为什么要在钦州规划建设二等港呢?他在《实业计划》中有十分精辟的论述:“钦州位于东京湾(指北部湾)之顶,中国海岸之最南端。此城在广州即南方大港之西四百英里。通常皆知海运比铁路运价廉二十倍,然而节省四百英里者,有四川、贵州、云南及广西之一部言之,其经济上受益为不小矣。虽其北亦有南宁以为内河商埠,比之钦州更近腹地。然不能有海港之用。所以直接输出入贸易,仍以钦州为最省俭之积载地也。”显然,孙中山是从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在内的西南地区必须有一条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的角度,来论证在广西钦州建设国家二等海港的必要性,这是颇具经济眼光的一种设计方案。
二、出巡广西期间对发展广西经济的见解
1921年10月15日,孙中山在广州登上宝璧号炮舰,溯江西上,出巡广西,筹划北伐。10月17日抵梧州。18日晨乘小火轮赴南宁,19日抵桂平。21日自桂平出发,当晚宿贵县,22日晚宿横县,23日抵邕宁,24日抵南宁。26日夜自南宁返捂州,29日下午抵梧州。11月15日午夜自梧州乘小火轮溯桂江北上赴桂林,行60里至倒水,次日晨改乘帆船,21日抵昭平,27日抵平乐,29日抵阳朔,12月2日抵良丰,12月4日抵桂林,于桂王府设立大本营。1922年4月8日,由于形势的变化,孙中山离开桂林返广州,16日抵梧州,20日离开梧州,22日返抵广州。自1921年10月17日至1922年4月20日,孙中山在广西共188天,其中在梧州22天,在南宁3天,在桂林126天。
孙中山出巡广西期间,沿途发表了多篇演说。其中主要有:1921年10月17日在梧州群众欢迎会上的训词,10月26日在南宁的演说,11月15日赴桂林之前在梧州对国民党党员的演说,11月22日在昭平县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11月27日在平乐广东会馆欢迎会的演说,11月29日在阳朔人民欢迎会上的演说,12月2日在良丰各界欢迎会的演说,1月7日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12月10日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1922年1月4日在桂林广东同乡会欢迎会上的演说,1月22日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4月16日在梧州军事会议的演说,等等。孙中山在这些演说中,热情洋溢地宣传了三民主义,宣传了北伐,宣传了革命,同时,还根据出巡途中的考察,对广西发展经济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主要有:
1.要辩证地看待广西的贫穷。孙中山在出巡广西沿途有关演说中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广西在外人眼中是很贫穷的地方,但广西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所以广西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贫穷。所谓广西贫穷也只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开发去改变的。孙中山1921年10月26日在南宁的演说中就指出:“广西向称贫瘠,惟此次溯江西上,见两岸皆肥腴之平原,即山林丘壑,亦皆苍蔚而能生产,因此而知所谓贫瘠者,非真贫瘠,特人事未到耳。”孙中山要求广西同胞“不可放弃主人翁之资格”,“当同负兴发广西利源之责任”,改变贫穷,“以求公共幸福”。
2.广西应大修道路,发展交通。孙中山在昭平的演说中出:“诸君既为广西之主人,当更尽主人之责。诸君今日当尽之责,莫若开辟道路,切不可以无钱卸责,只须全体人民出力可也”。“为全省开辟大路,推而及于全国,则交通便利,中国之富强可敌世界也。诸君之责甚大,须以修路为最急”。在阳朔的演说中,孙中山谈到,自梧州至阳朔,“不过四百五十里,已行十六日。若有宽大马路之交通,则仅数日之程,并不费事。由此类推,全国皆然。则开发民智,发达财富,更非有道路之交通不为功……本大总统希望诸君首先开道路之交通。道路即开发财富之钥匙也”。在桂林学界欢迎会上,孙中山更号召:“本大总统来贡献到诸君的,第一要普及教育,第二要修筑道路。这两件事就是大总统要求你们去做的。如果诸君做到了这两件事,就是功德无量。”为加快广西的道路交通建设,孙中山在桂林期间,曾于1922年1月22日发布命令,要求桂林县“赶筑由桂林至全州马路”。
3.广西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搞好流通。发展商品经济是与改善交通条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加上恶劣的交通条件使广西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老百姓生产出来的东西不能运出去卖,影响了生活的改善。孙中山在出巡考察中,深深体会到这点,要求广西同胞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来努力发展商品经济。孙中山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谈话中说:“你们广西人叫苦连天,说没有钱,不知道钱是从货物来的。广西省有没有货物呢?就本大总统这次出巡,从前到南宁,现在到桂林,沿途考察而得的,地面下的金属矿和煤矿,到处皆有;地面上的土壤,肥沃的了不得,无论什么植物都可以生长的。”“现在的农业出品,像甘蔗糖、花生、马蹄、生果、五谷等等,每年该有多少?如果有好道路的交通,运到广州去卖,都是很值钱的。”孙中山要求广西同胞增强商品经济意识,将“用人工制造的矿产品和天然生成的农产货物,都能够运出去卖,换很多的钱”。
4.广西要大力开发资源,振兴实业。孙中山在出巡广西期间,号召广西人民要充分利用广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努力开发,振兴实业。在阳朔人民的欢迎会上,孙中山指出:“开发财富,莫如振兴各种实业。即为阳朔一县而论,万山环境,遍地膏腴。”“奇峰耸峙之高山,皆石灰岩层之蓄积,可以烧石灰,可以烧水门汀”,“且金矿、银矿、铅矿、水银矿多藏于石灰岩之内,诸君若知之,知而开发之,则见阳朔皆富家翁也。农业亦如之,土山肥厚,可种树木及一切果木,皆为人生之必需用品。倘能广为种植,加以制造,则致富之术,不待外求也”。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谈话中也谈到,“广西之矿产甚多”。对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应努力开发。否则,“货弃于地,犹如珍宝藏在铁柜”,无法打开,“终亦死藏而已”。在桂林军政学七十六团体欢迎会上,孙中山也谈到了桂林的开发建设,他说:“要想把桂林来改良,必须的办法,办学校、治河道、修马路,发展农工商业,种种计划是很多的,一时也说不完。假如把各种计划实行出来,桂林便另外变成一个新景象了。”
5.广西在开发建设中要积极利用外资。孙中山在出巡期间,号召广西同胞要努力开发建设广西。而开发建设需要资金,孙中山根据广西较穷、缺少资金的情况,提出要积极引进外资。孙中山在南宁的演讲中指出:“广西须大借外债,以筑铁路、开矿山、树农场、兴工厂。此种种事业,皆获利之事业。倘能切实声明,用于兴利之途,则外人必乐为投资。惟只可利用其资本人才,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外人。事事立于原动地位,则断无危险。”在这里,孙中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主张,开发建设,发展实业,必须推行对外开放,引进利用外资。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必须以不损害国家主权为前提。这是孙中山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接上文)
三、简短的结论以上我们重温了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涉及广西交通建设的一些内容,以及孙中山在出巡广西期间就发展广西经济一些讲话内容,我们从中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两点基本认识或评价。
第一,孙中山的整个《实业计划》,由于是对全国经济建设项目的大铺排,就一个比较大的范围而言,可能会包含不切实际的部分。然而,从涉及到广西的一些交通建设的设计来说,还是符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并有其实施价值的。这已被现今广西业已形成的交通建设的基本框架所证明。拿铁路交通来说,广西已经建成的铁路以及规划中的铁路线路,从总体看是接近孙中山的设计方案的。尽管铁路线的具体走向并不完全相同。拿港口建设来说,在钦州建港的现实意义经过风风雨雨之后在前些年已形成共识。在国家、自治区和钦州市的共同努力下,钦州港的建设突飞猛进,已经迅速崛起成为北部湾的又一个重要港口。孙中山当年关于改良西江,整治西江上游内河航道的设想已得到根本上的实施,经过整治的西江已成为广西贯通广州和港澳地区的黄金水道。
第二,孙中山在出巡广西沿途讲演中有关广西经济建设的一些见解,是孙中山经过实地考察形成的认识,完全符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孙中山关于广西要辩证地认识看待贫穷,要加强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要搞好资源开发,大兴实业,要在确保国家主权前提下大力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等等,所有这些见解,都是非常正确、非常中肯的,不仅教育了当时的广西同胞,而且对今天广西人民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告别贫困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广西人民将永远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孙中山先的伟大业绩和他对广西人民的深切关怀。
[color=dimgray]来源:[/color][url=http://www.minge.gov.cn/chinese/pplrevo/intro/18091.htm][color=dimgray]http://www.minge.gov.cn/chinese/pplrevo/intro/18091.htm[/color][/url]
页:
[1]